2005年8月31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版: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迟到22年的定论
本报记者 朱乔夫 通讯员 蒋中意

  200多次就医
    一块凝结着脓血的医用纱布被放在原金华县第二人民医院(现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)的冷库内已有些时日。当50岁的农妇周根琴用医用盆端起这块纱布时表情复杂,因为它遗留在她的腹腔内已经整整22年。
    周根琴的老家在金华婺城区汤溪镇高义村。1982年10月,根据计划生育政策,在村干部的动员之下,周根琴来到原金华县第二人民医院完成结扎手术。回家途中,她就感到腹部左侧疼痛,但以为这是结扎后的正常反应。过了一个多月,腹部左侧的手术创口已痊愈,疼痛并没有停止。她说:“腹部就像被人用锯来回拉着一样难受。”
    她的丈夫丰树清说,妻子患病时,家里的两个小孩还年幼。土地承包后,其他农户的妻子都跟着丈夫到田野劳作,但他的妻子只能躺在床上喊痛。家里无钱到大医院看病,丰树清只给妻子请了当地的郎中。到去年11月取出遗留在妻子腹腔内的纱布为止,他前后请郎中看了200多次。据说,郎中只诊断她患了节育手术并发症,没有根治的办法,许多时候只给她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。妻子的病不仅对家庭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,有些时候也给夫妻生活带来影响。
    
    以为患了癌症
    以前,周根琴感到腹腔内好像有一个肿块。到去年七八月份,周根琴腹腔内的肿块开始向外隆起。又过了1个月左右,肿块又长大了许多,村民还以为周根琴怀了身孕。周根琴本人则怀疑自己可能患了癌症。随着肿块不断长大,她感到体力不支,脸部毫无血色。到当地医院检查后,医生初步诊断她患了“子宫肌瘤”。去年11月10日下午,周根琴被家人送往婺城区洋埠卫生院做“肌瘤”切除手术。
    做手术的医生说,当手术仪器探入周根琴的子宫后,却发现子宫正常。这个“肌瘤”长在盆腔内,一个球状的脓球结在回肠、膀胱壁、结肠和子宫之间。这位妇科医生见这么大的“肌瘤”长在盆腔,就不敢将手术继续做下去,打电话向另外的医生求援。原本打算一个半小时就完成的手术,持续了整整4个多小时。“肌瘤”被取出来后,医生竟从中发现了已腐烂的一团医用纱布,有豆腐块大小。周根琴住院半个月左右,医院确诊为“腹腔内异物残留”、“肿块形成”。
    周根琴说,她一生当中,腹部只动过两次手术。一次是20多年前的结扎,一次就在去年11月。因此,她怀疑腹腔内的纱布是20多年前结扎时留下的。一位知情医生说,这次动手术前检查周根琴的腹部时,只看到留着一道伤疤,这说明她在20多年当中没有再动过其他手术。
    记者在周根琴家中了解情况,不会说普通话的周根琴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,每问一句话,记者都要请旁人翻译。从外表上看,周根琴已近60岁,也就是说,她比实际年龄老了10岁左右。她说,自从取出腹腔内的遗留物后,她的精神已经比以前好多了。
    卫生部曾有相关规定:“在节育手术过程中,因误用药物或异物遗留腹腔而造成的并发症均以手术责任事故论处,不属于节育手术并发症。”目前,周根琴正与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等有关单位交涉,并希望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。
    
    切记不要马虎
    从事妇产科工作20余年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周航医生说,纱布是用以止血的,在手术中都会用到。女性在剖腹产的时候,小孩、胎盘取出来后,医护人员会用纱布清理宫腔。如果医护人员不细心,很容易把纱布留在里面。
    纱布作为异物留在人的身体里,人体会受到感染,产生并发症,如腹痛、肠梗阻、盆腔炎等,感染后会高烧不退,用什么药都没有效果。遗留的时间长了,会形成包块,像肿瘤。纱布腐烂后,还会破坏一些器官。为此,周医生建议:女性在做完手术后,如感到身体不适,应尽早去医院检查,不要拖延。
    杭州市卫生局医政处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说,医院在给病人做手术的时候,应该严格遵循手术程序,在关腹前,医护人员要仔细核对并清理纱布、器件。病人在做完手术后,要注意保存手术病历。一旦发生医疗事故,可依据《医疗事故赔偿条例》,先与医院沟通,如医院否认,可申请医疗鉴定,再与医院、卫生局(计生部门、疾控中心)等部门联系,如协商不了,可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。另外,病人要注意保存病历、诊断记录,如万一遗失,可凭个人身份证到医院去查住院记录、门诊记录,且与医疗事故相关的其他费用发票也要注意保存。